徐悲鸿是中国杰出的艺术大师,艺术教育家,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、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。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先驱,是功垂后世、影响深远的艺术巨匠和一代宗师。其富于创造精神的大量作品,为传统艺术的推陈出新开创了广阔道路,对中国画坛影响极大,被国际评论称为 “中国近代绘画之父”。他的史诗巨作《田横五百士》、《徯我后》、《愚公移山》,以精湛技巧和中国气派奠定了中国油画的基石。其毕生为发展美术教育呕心沥血,培养了作为现今中国美术教育骨干力量的大批优秀画家,被世人誉为 “画坛伯乐”。
他满怀诚挚的报国志向和坚定的艺术理想,把中国美术传统精华和西方美术优长融会贯通,创作了大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美术作品,形成了 “中西融合” 的艺术风格。他坚持艺术直面人生、关切现实、表现生活,走出了中国美术的现实主义道路;他培养了大批优秀创作人才和美术教育中坚力量,为创立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;他致力于艺术普及和国际传播,极大地提升和扩大了中国美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。
徐悲鸿的生命轨迹始终与国家兴亡、民族盛衰紧密相连。他的身上凝聚着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、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、不断创新的艺术追求和爱护人才的伯乐风范;凝聚着独立自强的浩然正气和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。(石刻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中央大厅)
深圳市徐悲鸿文化艺术中心于2022年经徐悲鸿之子、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教授题名授权,在深圳文化部门指导监管下,于民政部门登记设立的非盈利社会组织,为北京徐悲鸿艺委会的官方派驻机构。旨在开展悲鸿精神在深圳及大湾区的传播与弘扬,积极倡导看大师经典,学大师风范,用优秀的艺术作品感染人,用富有正气的艺术作品教育人,推行美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发展理念,让徐悲鸿艺术精神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传播。
积极探索徐悲鸿美育走进社区、学校、公园、园区及企业的多元传播路径,结合深圳“创意设计之都”与“美育之城”的定位,将徐悲鸿美育理念与地方发展需求相融合,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。致力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需求有机结合,助力广大市民及青少年群体树立坚实的文化自信,注入深厚的人文底蕴与时代力量。
传承悲鸿精神、弘扬中华美育、培育文化自信。
通过“看大师经典、学大师风范”的实践路径,让悲鸿精神在粤港澳大湾区焕发时代活力,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播平台,助力新时代美育事业发展。
徐庆平 戴泽 廖鸿华 |
厉有为 忽培元 庄礼祥 李乾元 韩静霆 |
王世祯 |
乔红 |
徐庆平 | 徐悲鸿之子、徐悲鸿纪念馆馆长 |
戴泽 | 徐悲鸿重要弟子、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 |
廖鸿华 | 徐悲鸿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|
厉有为 | 原深圳市委书记 |
忽培元 |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|
庄礼祥 | 原深圳市委副书记 |
李乾元 | 原兰州军区司令员、上将军衔 |
韩静霆 | 原中央军委空军文艺创作室主任、文职将军 |
张春生 | 香港紫荆杂志社原总经理 |
王世祯 | 招商银行创始人、首任行长 |
乔红 | 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校友 |